熱門文章

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發燒了!退燒藥該怎麼吃?

很多人很怕小孩發燒,小孩只要發燒就很緊張,會積極量體溫,積極退燒。但其實發燒只是身體的防衛機制,吃退燒藥的目的應該是減少小孩的不適症狀啊...

發燒了!退燒藥該怎麼吃?

作者/藥師 葉柏顯    提供自/ 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發燒」臨床上是指體溫達攝氏38℃以上之現象,量測體溫的工具跟方法都會影響溫度判讀的準確性。當耳溫或肛溫達38℃以上就可判定發燒,而口溫37.5℃以上,或最外圍的腋溫37℃以上亦可能是發燒。
人體許多部位雖可測體溫,但有些微差距。其中,耳溫與肛溫接近人體核心體溫,是最常用及準確的方式,但新生兒的因耳道比較小,耳溫槍可能無法深入而影響測量結果,所以肛溫是嬰幼兒的首選。此外,測量腋溫及口溫時受外在影響的因素較多,溫度偏差會比較大。
一般而言,「發燒」是由外來的感染引起,或體內細胞發炎所致。這些發炎反應會使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心,調高原本體溫的設定點,而造成身體發燒。當調高體溫設定點後,身體可以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強化殺死病毒和細菌的能力,並可抑制其在體內生長與繁殖。所以發燒會引起身體不適,卻是對抗疾病的重要機制。
當發燒達攝氏38℃以上時,身體雖可加強免疫細胞的功能,但如果造成身體活力減低、食慾胃口變差時,就需要服用口服退燒藥。退燒藥每次服藥間隔需4~6小時,原則上大約服藥後1小時才會有退燒的作用。如果服用口服退燒藥1~2小時後仍然沒有退燒,且體溫持續上升超過39℃以上,可再給予另一種口服退燒藥物輔助退燒,而此時退燒藥的作用是暫時緩解症狀,並不是治療疾病。因此必要時才可以服用,不可長期使用。如果使用藥品期間,發燒的情形沒有改善,請立即就醫尋求幫助。
臨床上使用的退燒藥主要分為兩種:
一、乙醯氨酚 (acetaminophen)類:如(Panadol成分可以解熱,但無抗發炎效果)。
二、非類固醇消炎藥 (NSAIDs)類:如(Ibuprophen或Diclofenac成分,可以解熱及抗發炎)。
不同種的退燒藥若無醫師或藥師的指導,最好不要隨意互相倂用,以免造成危險。此外,若服用的退燒藥為解熱糖漿或懸浮液,使用前請記得先振搖均勻。以單一個退燒藥水使用時,兩次(acetaminophen)給藥需間隔4-6小時、而(Ibuprophen)給藥需間隔6-8小時,兩個藥水併用時兩次給藥至少要間隔三小時。
或許您會想知道我該何時使用退燒藥呢?
詳全文>>

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