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農曆春節年假,總是少不了圍爐聚餐,大快朵頤一番。然而,在過度享用美食的同時,很容易出現胃部悶脹不適,甚至出現胃氣上逆、泛酸灼熱感,這是食物積滯、無法消化,在中醫上歸類為食積不化。
脾胃功能的中醫觀與食積的致病機轉
在中醫的理論觀點中,食物入口之後,胃有腐熟食物的功能,需要胃陰(如胃酸、胃液、胃黏膜等)和胃陽(如胃的收縮與蠕動力)偕同作用,胃陰、胃陽化成胃氣之後便能夠腐熟食物,將大分子的物質轉換成小分子的物質;而脾可以運化水榖精微物質,也就是可以吸收消化由胃運送來的小分子物質以利於轉化成人體所需的能量,並且將體內的濕氣除去。
但當人體進食速度過快,胃腐熟食物和脾運化水 穀精微以及排除水濕的時間不夠,當大分子物質無法順利轉換成小分子物質吸收時,便容易導致食物積滯在體內消化道之中,並且造成體內的水濕停留。這類的病人,很容易出現胃脘悶脹痛,食慾降低,頭昏昏沉沉,四肢...... 原文詳見:年節養生保健
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