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食同源的觀念可追溯到西元前2000~3000年在<五十二病方>中記載二百多種的食療方,由此可見食療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在二十世紀更將食療發揚光大,即現所流行的養生藥膳。其實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食材本身就是中藥材如紅棗、枸杞、山藥、蓮子、蔥、薑、蒜等,所以只要多去了解中醫的基礎理論和藥物與食物的配伍禁忌,其實在家也可以很輕易的做出藥膳全席。
一.藥膳的功效
藥膳具有預防疾病、治病、強身和延年益壽的功用。自古以來,人們就很重視飲食對人體的影嚮,應用中醫扶正固本的原理,藥膳除了有防病治病之效外,更能滋養強壯身體,補氣血陰陽,增強正氣,治療體虛。
二.三品
神農本草經將藥分三品。 上品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多服不傷人;中品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或有毒,斟酌其宜;下品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三.食物的五味-酸、苦、甘、辛、鹹
酸味有收斂、固澀、健胃驅蟲的作用如山楂、烏梅;苦味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如黃連、苦瓜;甘味有補益、和中、調和藥物的作用如大棗、淮山、黃耆;辛味有發散、行氣、和血的作用如川芎、薑、蔥;鹹味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如食鹽、海藻。五味入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味調和才令五臟平和,過與不及皆不當。
四.食物的五氣-寒、涼、平、溫、熱
寒性有清熱解毒、消暑降火的作用如金銀花、黃連;涼性有降火的作用如菊花、西洋參;平性有開脾健胃、強壯 補虛的作用如枸杞、甘草;溫性有袪寒補虛的作用如黃耆、人參;熱性有袪寒補陽的作用如肉桂、羊肉。不同體質則選用合適的藥物以達陰陽調和。
五.寒涼性食物和藥材
五穀類:小麥、大麥、小米、薏苡仁、綠豆、蕎麥、豆腐
魚肉類:鴨、蟹、蛤蜊、豬肉、田螺
蔬菜類:大白菜、芥菜、絲瓜、冬瓜、苦瓜、黃瓜、茄子、芹菜、蓮藕(生)、白蘿蔔(生)、牛蒡
水果類:西瓜、橘子、奇異果、蓮霧、菱角、檸檬、甘蔗、葡萄柚、椰子、柳橙、梨子、香瓜桑椹
藥材類:金銀花、天冬、麥冬、川貝、白芍、生地、蘆薈、人參(生)、西洋參
六.平性食物和藥材
五穀類:玉米、大 豆、粳米、黑豆、花生、地瓜、馬鈴薯、芋頭、芝麻
魚肉類:烏骨雞、雞蛋、甲魚、鰻魚、鯉魚、鯽魚、海參
蔬菜類:高麗菜、空菜、豌豆、莧菜、地瓜葉、豆芽菜、蓮藕(熟)、胡蘿蔔、白蘿蔔
水果類:枇杷、橄欖、蘋果、李子、葡萄
藥材類:山藥、芡實、蓮子、茯苓、白合、白果、荷葉、阿膠、燕窩、天麻、玉竹、枸杞、黨參、酸棗仁、甘草(生)、黃精、石斛
七.溫熱性食物和藥材
五穀類:糯米、高梁、紅豆、粟子、飴糖
魚肉類:牛肉、雞肉、鵝肉、羊肉
蔬菜類:大蒜、芫荽、生薑、蔥、韭菜、辣椒、芥茉、花椒、胡椒
水果類:龍眼、荔枝、桃子、櫻 桃、木瓜、榴槤、杏仁
藥材類:紅棗、陳皮、山楂、龍眼肉,五味子,當歸,杜仲,何首烏,川芎,黃耆,熟地,桂枝,肉桂,蟲草,玫瑰花,甘草(炙)
八.藥膳的設計原則
依據中醫陰陽、五行、氣血的基本理論,原則上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寒之,寒則熱之,平則緩之,依時令之。
九.四季五補,依時令之
因應不同季節氣候,順應時宜的原則下春季宜升補,夏季宜清補,長夏宜淡補,秋季宜平補,冬季宜溫補。
十.藥物和食物的相反和禁忌
藥膳除了應注意藥物配伍的禁忌外,還有藥食的相反和禁忌如
豬肉反烏梅、桔梗、黃連、胡黃連、百合、蒼朮;羊肉反半夏、菖蒲,忌� ��、丹砂;狗肉反商陸,忌杏仁;鯽魚反厚朴,忌麥冬;豬血反地黃、何首烏、豬心忌吳茱萸;鯉魚忌朱砂、雀肉,忌白朮、李子;蔥忌常山、地黃、何首烏、蜜;蒜忌地黃、何首烏;蘿蔔忌地黃、何首烏;醋,忌伏苓。
十一. 食療歌
穀物蔬菜養身寶,四性五味任君調
鹽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補腎溫膝腰
蘿蔔化痰消脹氣,芹菜能降血壓高
胡椒驅寒又除濕,蔥辣薑湯治感冒
大蒜抑制腸炎發,綠豆解暑最為妙
香蕉通便解胃火,健胃補脾食紅棗
蕃茄補血美容顏,禽蛋益智營養高
生津安蛔數烏梅,潤肺烏髮食核桃
蜂蜜潤燥又益壽,葡萄悅色令亦少
藥膳食譜
1.山藥核桃芝麻糊
材料:山藥300公克、黑芝麻粉300公克、碎核桃和冰糖適量
作法:先將山藥去皮蒸熟後搗成泥狀(或以果汁機打成泥狀),核桃壓碎後入烤箱烤至微金黃色備用;鍋中放入約1200㏄的水和適量冰糖加熱至滾沸,將山藥泥和黑芝麻粉先拌勻後再慢慢加入沸水中並徐徐攪拌,以中火煮至滾後改小火繼續煮成濃稠狀即可,食用前撒上碎核桃,趁熱食用。
註:山藥和黑芝麻粉的比例或用量可隨個人喜好做調整;水可以牛奶代替
功效:強健脾胃、溫肺補腎、潤腸通便
2.參耆烏骨雞
材料:參鬚5錢、黨參3錢、黃耆5錢、當歸2錢、淮山5錢、玉竹4錢、枸杞2錢、桂圓肉2錢
作法:將雞肉洗淨後刴塊備用,除參鬚和枸杞外將全部藥材裝入布袋中,將藥材和雞肉放入盅內,加入適量的水,入電鍋燉煮1小時即可。
功效:益氣養血、補肝腎
3.枸杞肉絲
材料:枸杞50克 瘦豬肉250克 酒、調味料、太白粉適量
作法:枸杞洗淨泡軟備用;豬肉洗淨切成2寸長絲,加入少許太白粉、酒、食鹽和油拌勻,炒鍋中加油燒熱後將豬肉絲過油至八分熟撈起瀝乾油分備用;鍋中留少許油加入糖、醬油和酒攪勻,再加入枸杞和肉絲,翻少幾下,起鍋前前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健身明目
4.肉蓯蓉羊肉粥
材料:肉蓯蓉三錢 羊肉60克 白米60克 生薑、蔥白、鹽適量
作法:羊肉洗淨後切末備用;肉蓯蓉先用適量的水以砂鍋煎煮,取汁去渣,再入羊肉和白米同煮,煮沸後加入鹽、薑和蔥,煮成稀粥即可。
功效:補腎助陽、健脾養胃、潤腸通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